「王道人太極64式」特色:「罡氣為體、技擊為用,式中有式、變打無窮;質本神明、貌若凡形,淺嚐其妙、即可養生。」
宗岳門太極武學,出自王府皇家,自有高貴的用技血統,與卓然不群的貴族風華,參與王道人64式之學習,身心靈都感染了皇室的尊榮。
宗岳門舊站重新開放http://zongyuemen.com/ 有本站沒有的文章。

2009/02/19

我在師門練拳的回憶

很多宗岳門師兄很想知道宗長年輕時,除了在學校向吳錦園師爺,公開學習套路之外,還私下住在吳師爺安排的住處,如此在兩人推手的私下練習上,宗長和吳師爺對練最多的究竟是那些技術,師兄們有這個好奇心,無非是想藉此了解內家武術的對練究竟重點在那裡,為了讓大家有所了解,我就大概地說一下陳年的往事。

由於吳錦園師爺的武術內容極為博大,「無極、太極、兩儀、三才、四象、五形、六合、七星、八卦、九宫、十法」的種種技法,加上十八般兵器,像一個武術資庫。弟子們想要習得周全,絕非易事,所以如何在吳師爺這龐大的武術資料庫中,提綱挈領地掌握到最精要有效的部份來學習,是宗長在吳師爺身邊,極為苦心思索的。

宗長很幸運地多次蒙吳師爺特別要求,在師專求學的幾個暑假,住在吳師爺安排的附近住處,從早到晚整天陪師爺一起練拳,也就是在這個時候,宗長才真正知道平時吳師爺,在私下練習最多的重點功法有那些,並且也因此更掌握到內家的練習重點。

很有趣的是吳師爺和宗長平日對練最多的這些功法,都是太極形易八卦推手缷化的手法,但卻和外面所見的太極推手完全不同,也和程派高氏八卦掌既有的缷法招式有些差異,而這些對練動作也幾乎沒有固定名稱,吳師爺手一伸過來,我就必須做出這些動作的正確反應,一直到我能夠作到完全缷化為止,這些動作和吳師爺兩人對練,加上吳師爺講解,有時候一練就是一整天。

當然我在吳師爺安排的住處那裡,也不是沒有休息的,吳師爺返回家時,我就自己再反覆練習,或者寫寫書法,或讀些儒釋道經典及詩詞,吳師爺也偶爾會陪我一起在練功處,和吳師爺的朋友一起用餐,雖然吳師爺的朋友是老闆,但飯菜卻是極為簡樸的,有時夜晚吳師爺也會邀我到他住處陪他喝小米粥,再聽他講他的學拳經歷和武術界的故事。我從小吃米飯,之前從沒喝過小米粥,所以印象特別深刻。

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,也是幾十年前十幾歲時的老故事,現在吳師爺過世已久,我也五十多歲了,除了舊有弟子,因為冗務繁忙,我也不再收新弟子了,舊事重題,只是想讓大家知道,宗長當年是如何在龐大的武術內容中,如何在吳師爺私下練功的用功處,深入探索內家推手缷法技術的精髓,提供大家練拳的參考罷了。

吳師爺教的推手缷法,和現在所有外門太極的「圓形推手」完全不同,是一種直線形的推手,簡單的說,就是完全用槍法進形的「槍形推手」,這種推手技法,是內家碩果僅存的技法,外門很少人能夠見到全貌。

「槍形推手」完全是把「手臂」當「槍」用的,其動作外形,和持槍攻防極為類似,手法幾乎是從槍的「封、閉、提、拿」變化而來,但比槍又更圓活,且更重指法。

就像「俯掌纏」類似槍的「封」法,「仰掌纏」類似槍的「閉」法,「上翻肘式」類似槍法「提」的後手動作,「下壓肘式」類似槍法「拿」的後手動作。當然因為徒手與槍終究不同,所以手法也不能完全以槍法來類比,以免造成技術的僵化。但是有一點則必定是完全相同的,就是它們的攻守都是「槍打一線」的「一線式」攻防,而絕不同於當今各家推手的「圓形式」攻防。

以下是我和吳師爺除了「推、托、帶、領」之外,最常對練的幾個功法,寫出來和大家分享,其他的就不多寫了。

1.「上翻肘式」:(這是基礎的定步一線走粘,專門對付深度仰攻中軸,是大纏的模組)

2.「中平肘式」:(這是基礎的定步一線走粘,專門對付深度平攻中軸,是大纏的模組)

3.「下壓肘式」:(這是基礎的定步一線走粘,專門對付深度俯攻中軸,是大纏的模組)

4.「反身大纏」:(這是反身法的基礎功夫,不會的話無法對抗截拿)

5.「纏法」:(這是一定要精熟的根本技術,內藏導勁法、走粘法、滾鑽爭裹及其它各種門內重要技法,不會纏法,表示以上所有的技術還沒練好,或以下技術練了也不會好)

6.「正身一線式」:(這是內藏定槍法的動步正身走粘,是小纏的模組)

7.「反身一線式」:(這是內藏定槍法的動步反身走粘,是小纏的模組)

8.「正反一線式」:(這是內藏定槍法的動步小動作正反身連續變化,是小纏的模組)

9.「三式一線式」:(這是內含左式、右式、前式於一體,手臂在三式中仍保持一條線攻防的定步基本推手動作,有時候會被吳師爺攻到幾近退無可退,幾乎下坐在地上再站起來)

以上除了「纏法」這個功法的名稱是師門代代相傳而來,其餘各種功法原本都沒有名稱,或吳師爺講解時名稱變來變去沒有一個定論,為了便於教學,宗長依吳師爺講課的諸多用語中,挑出來重新定名的,所以外界一定沒有類似名稱的技術,連葉宗長的親師兄弟即使有同樣技術,也不會有這些功法的名稱,這算不算改拳,就完全視個人的看法了。

另外和吳師爺在兩人合擊對戰練習時,以「搬、攔、截、扣」四種戰技練習最多,其他技術為輔,「搬、攔、截、扣」的步法以裡扣和外擺步為主,直進時會用到趟泥步技巧。

1.「搬」:就是搬移對方的位置,雖名為「搬」,其實並不搬人而是搬動自己。

2.「攔」:就是順流築堤法,多用於攔後的採打挒打肘打或靠打,甚至加上膝貫腿踢。

3.「截」:是斷流法,用輔助手從來勁中間截斷。

4.「扣」:一切拿鎖抱的方法都稱為扣,扣的進掌手形非常重要,如果進掌手形錯誤,會形成無效的失誤,即使纏上對方脖子也摔不倒對方。

除了推手的合擊對練之外,相信大家對宗長和吳師爺的分擊對練,也一定有興趣,就順便一提,簡述如下。

在分擊對練時,主要是練習「肘法」和一拳含三力的兩種「拳法」,以及膝貫法腿踢法,有「肘強拳始強,膝弱腿即弱」的口訣,肘法及膝貫法腿踢法,較難說明,在此不提。肘法和拳法,原本都藏在招式裡,沒有特別的固定名稱,所以也是宗長選定的名稱。

1.「砸拳」:就是配合「上翻肘式」向前或上下直打,有正打正落和斜打斜落兩種打法,外表類似拳擊的直拳和刺拳,但練法和動作在精細處,又完全不一樣。

2.「戳拳」:就是配合「下壓肘式」向前或上下直打,是完全取代像拳擊上鉤拳這類拳的一種拳法,是中國武術自動避正打斜的特色拳法。

「砸拳、戳拳」是兩大分擊拳法,用時肘出成樁後,拳才打出;近用肘遠成拳,肘拳同出,合為一體,能受三力,以防對方格擋破我拳形。打時有「破形」與「破體」兩種方法,「破形」是不打對方身體,而以重肘重拳打在對方防禦的手臂上,讓對方敗形再打或拿摔;「破體」是以重肘重拳直接打在對方身上要害。內家用拳以重拳為主,不打快手輕拳,練習時也不允許作兩人輕打輕拍練習,以免養成輕拳惡習,其拳法動作和和當今很多拳法都不同,不知門道的看不出差異。步法非常強調虛實分明,以「手直、背拔、一腳站立」三大要求,為出拳要點,可以隨時轉成摔技。

另外「推、托、帶、領」四掌也可以忽然變拳,稱為「環拳」是圓形出拳,前述「砸拳、戳拳」是「直拳」,是直線出拳。所以師傳內家拳法,基本上有六拳,用的都是槍法,這也是大家應該要知道的。

像有些外門很強調的「鞭拳」雖然很類似於我們的仰掌「推拳」,可是我們師門「推拳」不用鞭法,而是在尾端像槍一樣刺擊出去,技術上有很大不同,千萬不可以混淆。至於外門有用橫力去打人的所謂「橫拳」,我們絕對沒有,都是在尾端變成刺擊,我們絕不用橫力,這點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。

以上是宗長在和吳師爺練習時的概略重點,當然招式動作不是完全不練的,有時候也練,只是和吳師爺私下在一起對練時,上述的技術練得比較多而已。當然也有可能是當時年輕氣盛,老是喜歡和學校練跆拳和練其他各種武術的同學對打,所以向吳師爺提問的問題,也比較偏向對戰的問題,由於吳師爺在這方面答得多,宗長在這方面才比較有收穫也說不定;所以說學拳不懂的一定要勇敢地問師父,問了才會有答案;如果不問,師父漏教了什麼要點,恐怕師父自己都沒注意到,那就很遺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