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王道人太極64式」特色:「罡氣為體、技擊為用,式中有式、變打無窮;質本神明、貌若凡形,淺嚐其妙、即可養生。」
宗岳門太極武學,出自王府皇家,自有高貴的用技血統,與卓然不群的貴族風華,參與王道人64式之學習,身心靈都感染了皇室的尊榮。
宗岳門舊站重新開放http://zongyuemen.com/ 有本站沒有的文章。

2009/01/11

太極拳主練第一手

一般人講太極拳,喜歡講招式的攻防,每天都在講這第一手怎樣接拳,第二手能麼去攻擊人,這是不對了。如果第一手不能夠走粘反制對方,那第一手一接拳就被敷鎖制住而受到攻擊了,即使練了幾十種套路,練了幾千招,第一手接拳後,第二手一招也用不出來。

太極拳所有的招式,一個人空練和和對敵時接觸受阻,所形成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,譬如空練時「雲手」可以自由自在地伸手出去,可是接觸受阻時,「雲手」照著套路打,就會被阻擋而不能完全施展,於是很多人就以「雲手」來格擋碰撞對方的手,但這一格擋碰撞之下「雲手」就不是「雲手」了,因為雲手就是要能夠完全繞一圈才是雲手,半路因為受阻而不能繞一圈的「雲手」,是不能算是「雲手」的。

如果半路受阻就停下來的「雲手」能算是「雲手」,那太極拳就不必練繞圓圈,全部招式就打半圈就可以收回來了,那就會和外家硬拳的手法沒有太大差別了。所以說練時能繞圈不稀奇,用時觸敵後仍能繞圈才是真功夫。

太極拳所有招式的應用都是這樣,完全沒有「格擋碰撞」的,只要會因「格擋碰撞」而不能繼續繞環旋轉的,就不是太極拳的招式了。所以先輩都會諄諄告誡:「不招不架!」招架就是格擋碰撞對方,一招架招式就不能繞圈用完,那所練的招式就等於全部作廢了。

為什麼太極拳的招式要一圈一圈地繞,而不像外家硬拳那樣「格擋碰撞」地招架對方?就是因為太極拳和外家硬拳的用技觀念不一樣,就因為這個不一樣,太極拳才有自己的對敵策略。

如果太極拳每天練拳架,招式全都一圈一圈地繞,用技時卻只會「格擋碰撞」,而不能再一圈一圈地繞,那就是只懂「無阻礙」的「空練」而不懂「受阻礙」的「對練」。

如果自始至終還是認為「格擋碰撞」是正道的人,最好還是放棄太極拳,轉學其他國外硬武術比較好,因為太極拳連頂抗都不允許,不肯堅持「不格擋碰撞」是根本練不成功,也不可能了解太極拳的。所以很多人講太極拳用技,敵人出一拳,他就出第一手架住對方的拳,然後開始講解第二手怎麼用,這種講拳的方法是外家硬拳的講拳法,不是內家柔拳的講拳法。

內家講拳要講:「不招不架,這一手還是這一手。」也就是說內家講拳要講,敵人出一拳過來,我的第一手要怎麼走化,反粘而攻擊。內家講拳,講來講去還是講這第一手的攻守,把第一手的連續走粘視為真功夫,第二手的攻守視為輔助,所以才會說「這一手還是這一手」。如果第一手不會走粘,只會招架,遇到高手那第一手一出手犯了招架,就被制住了,根本不能再使用第二手去攻擊,所以講太極拳用技,放著第一手不管,而去討論第二手的攻擊是沒有意義的。

所以前輩們說:「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,犯了招架便是十下。」第一手不犯招架,就光靠這第一手,就可以以一招反擊對方,如果第一手犯了招架,那就要用十招來防守了。

所以,有人講拳,從第一手架住之後開始講,這就是講招架,招架之後可以產生十種以上的變化,所以大家才會爭論這十種以上的招式變化誰是誰非,於是大家才會各執己見地開始爭吵起來,因為之後的十種變化,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最後勝出的只是網路上朋友比較多的一方罷了,絕不保證一定是對的。

所以真正練內家的人,真正懂得中國武術的人,都是講第一手技術的,因為第一手輸了,就全盤輸了,第二手根本沒有機會使用。

很多人講內家用技,講太極拳用技,拍成照片,都是先用第一隻手格擋對方之後,開始講第二隻手的攻防,這是不對的。太極拳的第一手可不是用來格擋的,太極拳第一手如果不幸受打,也還是要能夠繼續繞環運動的,太極拳的走化用第一手,粘攻當然還是這一手,所以才說「這一手還是這一手」,第一手是太極拳的生命,太極拳的「走化」和「粘敷」,所講的全都是第一手,當然不可以把第一手當木頭,用第一手來格擋招架,然後就放棄第一手,尋求第二手的攻防。

所以練太極拳一定要注意:「不招不架,這一手還是這一手。」要好好地研究第一手的攻防,從第一手的指領技術,帶動整個身步的攻擊開始學習,全力追求第一手的單手技法,這樣對敵時才會有第二手的出手機會。

等到第一手技法精熟了之後,便要注意用技時手部受到阻力的變化,太極拳用技不是照著招式的步法打的,所以步法不能優先。太極拳用技是照著招式的掌法打的,當正確的掌法受到阻礙時,會自動導引,自動轉換身法和步法,讓第一手的動作能夠完全做完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,就是第一手的掌法出錯了,要回頭把第一手技法重新修正,一直到掌法受阻時,仍然能夠把第一手的整個動作用完為止。

所以說,太極拳第一手會因招架對方而停止繞環,以致招式不能依拳架完全走完,那就是練錯用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