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王道人太極64式」特色:「罡氣為體、技擊為用,式中有式、變打無窮;質本神明、貌若凡形,淺嚐其妙、即可養生。」
宗岳門太極武學,出自王府皇家,自有高貴的用技血統,與卓然不群的貴族風華,參與王道人64式之學習,身心靈都感染了皇室的尊榮。
宗岳門舊站重新開放http://zongyuemen.com/ 有本站沒有的文章。

2009/09/23

具有中國特色的柔術

太極拳家或任何一個武術家,被巴西柔術拖到地板上時,會不會靜止不動地躺在那裡,任人痛打?當然不會!所有的武術家,都會用自己的方法在地板上對抗,只是對抗的方法有好有壞而已。

只要在地板上還會對抗的武術家,就不能說他的武術沒有寢技;那對抗失敗的,我們只能說他的寢技比較差而已,所以任何武術都不能說沒有寢技。因此「有沒有寢技?」不是武術問題,「有沒有獨門優質的寢技?」才是武術問題之所在。

就像宗岳太極的摔技中,有一個基礎部門是打入腕關的持手摔技,其他武術也有持手摔技,合氣道也有持手摔技,所以「有沒有持手摔技?」不是問題,「有沒有獨門優質的持手摔技?」才是問題之所在。

內家最重視的就是「貼身近戰」,王宗岳祖師太極拳槍形推手的「引近落空」,更是標準的「貼身近戰」技術。槍形推手太極拳的「引近落空」,非得把敵人的力量,引到身上的中軸來才化去,而不是像一般圓形推手的太極拳,將敵人的力量,在身前幾寸就引出去。

槍形推手這種「中軸引近落空」的引進法,目的就是要和對方打「貼身近戰」,所以太極拳最愛「貼身近戰」。「貼身近戰」時,我們可以對著敵人身上「手足頸腹」的十八大關節,又打、又摔、又纏、又抱、又鎖,又踢,不會受到只能打踢,卻不能鎖殺的比賽規則限制,所以打起來無拘無束,通體舒暢。

宗岳太極六掌拳中的「戳砸」兩拳,就是專門用來打「貼身近戰」的專用直拳。「戳砸」兩拳,長打既強,越近則更顯威力,連肘都能用上;所以在「貼身近戰」時,能出重拳重肘;就連躺在地板上對著上方的人出拳,都是輕鬆愉快而且威力強大的。

「戳砸」兩拳,雖也是直拳,但因為出拳形態特殊,有些彎曲,能對抗各面的來力,有一拳含三力之稱,被壓躺在地板上出這種拳,不容易被別人隨便撥開或壓制。被壓躺在地板上如果出一般伸直手的直拳,不但不順手,在地板寢技貼身作戰時,對方很容易從側面將整個拳壓歪掉,這樣反而會被壓制,所以真正內家直拳只用「戳砸」,不用伸直手的直拳,就是防備貼身時產生出拳失誤。

像小環打這類「穿、袖」的兩手攻防手法,在地板上更能夠雙手交互施展沾粘,攻防效益更好。一般人取笑王宗岳祖師的「沾粘」,他們認為:「打拳沒有必要和人「沾粘」,想要粘也粘不到人。」他們認為:「在真正格鬥時,你還沒能夠擋住人家的手臂,早就被對方一拳打飛了!」

但是如果允許立技長時間貼身纏鬥,而不以技術或場地以及其他任何規則分開;或允許寢技長時間施展,而不以技術或場地以及其他任何規則分開時;「沾粘」就會是雙方主動發生的事,如此就不是你要不要「沾粘」,或你能不能「沾粘」到對方的問題。

內家的「沾粘」是「纏鬥」的開始。現在很多競技,其實都是以規則限制「沾粘」的,並不是真的不會發生「沾粘」。譬如雙方久靠在一起,人踏出場外、或擠在圈繩,或在地板上過久,都會被規則分開之後再重新打。有的立技規則,根本連幾秒鐘的貼身「沾粘」都不允許,更別說你在「沾粘」後還要「纏鬥」,一「沾粘」裁判就會立刻加以分開,最後打贏的當然都絕對不會是「沾粘」的技術。

很多格鬥比賽,早就事先在規則中,限制選手不准「沾粘」,或限制「沾粘」不得超過幾秒鐘,所以接著「沾粘」而來的「纏鬥」就只能快速結束,而不能慢慢施展,效果當然不好。很多不同武術的異種格鬥,在簽訂競技規則時,雙方對「沾粘」其實是秒秒計較,甚至嚴格規定「沾粘」幾秒鐘,以求競技好看,或有利於己方技術。因為規則允許「沾粘」的時間越長越,「沾粘」在一起「纏鬥」的技術就會越重要,善於「沾粘纏鬥」者,也越會有贏面。

很多人看多了這類限制「沾粘」的格鬥比賽,贏的都是拳腳技,又不知道「沾粘」是在格鬥場上,被限制最多的技術。於是不知不覺誤以為格鬥場上「沾粘」不會主動發生,也沒有用。所以他們就會論斷「沾粘」的控制技術完全沒有用。其實很多格鬥競技中,「沾粘」的控制技術之所以沒有用,是因為規則限制「沾粘」所致,並不是格鬥時「沾粘」不會發生,更不是「沾粘」技術真的沒有用。

中國內家使用「沾粘」技術,一「沾粘」之後就接著進行「貼身纏鬥」,「貼身纏鬥」包含了貼身「摔打鎖踢」的所有技術。在內家,「沾粘」和「貼身纏鬥」的中間是完全貫串的,是沒有任何斷點,是一氣喝成的。可是現在很多武師,在「沾粘」和「貼身纏鬥」之間,總是形成不真實的連續,甚至還有武師在內家套路上,將「沾粘」和「貼身纏鬥」的連續動作,分成兩個不同動作來練,變成手上一擋,再從遠距離攻擊。

很多人看了這種錯誤的技術,就誤以為內家從「沾粘」到「貼身纏鬥」,就等於外家「手部格擋」加上「遠距衝入攻擊」,如此當然就會認為「沾粘」就是最差勁的「手部格擋」。其實「沾粘」是「貼身纏鬥」的開始,在內家中,「沾粘」之後是連接「貼身纏鬥」,而不是連接「遠距衝入攻擊」的。

內家「沾粘」之後連接「貼身纏鬥」的整個技法,宗岳門的師傳稱為「脫身換影術」,「脫身換影術」就是內家為了在「沾粘」之後,能夠完全連接「貼身纏鬥」而被開發出來的技術;「脫身換影術」目的是在取代「沾粘」之後,動作不流暢,又僵硬遲緩的「遠距衝入攻擊」。

「環步」配合「掌法罡氣」纏制的外三合扣擺步深入馬,可以在接觸的剎那間,一邊控制對手內勁,一邊藉著引進落空,以外三合扣擺步,將身體滑入對方背後而攻擊,其手部動作精巧,身法又柔又鬆,這就是真正的「脫身換影術」。真正的「脫身換影」用在擊肋、抹眉、背後鎖殺,或從側面或從後面加絆子拖倒對方,在格鬥中又柔又快,非常好用。

真傳的「脫身換影」,比以那些用擒拿方式,扣抓人手或撥開對方之手後,在遠距用步法快速衝到對方身後的「假脫身換影」,速度快上好幾倍;但市面上的「脫身換影」幾乎都只是類似的假貨,要練一定要找真傳明師學。因為真的「假脫身換影」,身手步技術很複雜又嚴格,手掌不抓不拉,手臂用罡氣制人,指尖剪動掌法飛轉,身形柔軟流動如水,扣擺全用腳尖帶領,三合步法細緻,不易學成,又牽涉祕傳,很少人真懂。

假的「脫身換影」類似擒拿入身,手上又抓又拉,快速踏步往前衝,因為手上有抓有拉,有撥有格,所以不必用到剪指法和手臂罡氣,這種技術很多人都會,因此很簡單又好學,但技術效益,卻「差很大」。

宗岳門初級的課程中有「上翻肘式」,這個動作就是太極拳「貼身近戰」和「地板寢技」專用的防禦動作,其他門派沒有傳授,所以入門就要先學。「上翻肘式」除了可以避免近身或被壓躺在地上時,別人亂打你的頭之外,以後「串手」練成時,被拖到地板上,只要「上翻肘」防禦沾到對方的手,就可以躺在地板上順勢快速反制對方,或順勢出「砸拳」攻擊他的頭腹要害。在立技時你可能會覺得「上翻肘」沒那麼重要,隨便練練就好,當課程進入地板寢技訓練時,保證你會拚命練,因為地板寢技更貼身,別的頭部防禦方法全都無效,「上翻肘式」的防禦就更重要,不然會在地板上被打爆頭。

在立技摔人打人時,有幾分蠻力就可以;地板寢技時,人躺在地板上,蠻力摔打的技術,就會全都用不出來;所以平常不用蠻力,多練掌法技術才是對的。太極拳被人壓躺在地上,只要兩手能夠抓住對方身手任何地方,左手戳右手砸,或右手戳左手砸同時發勁,只要「戳砸」正確配合,不需多少力,就可以把對方從上面摔出去。摔出對方有時候可以加入絆子,這樣效果會更好,如果「戳砸」練得好,躺在地上不用絆子,也可以把對方摔出去。

平常宗岳門說,發勁一定要用「指領」,不要用「丹田、湧泉」,別人總是不信。等到有一天被人壓躺在地板上時,別人坐到你肚皮上,腰腳都不能作用,才會知道腰不能轉、腳不能著地,根本沒有什麼「太極勁」,可以從丹田和腳底傳上來。至此才會相信太極拳「指領法」才是真傳,那些「丹田發勁、湧泉發勁」,原來才是近代少數人盲目搞出來,卻讓全中國人都誤以為是真傳的新神話。

另外「帶拳」和「托拳」以及
「推肘」及「領肘」,可以在對方快速衝抱我,而頭部貼近在我身上時,重擊對方的後腦或面部,這是太極拳專打「貼身頭」的拳法,對方頭部貼我身時最好用。太極拳平常練的立技拿鎖,在地板寢技同樣能用,在地板技中,對方身手腳的十八大關節,都可以在雙手纏鎖之後進行壓制或鎖死,其掌法運用和現在的巴柔完全不一樣,動作更靈活也更連續。套句鄧小平先生的講話,這叫作:「具有中國特色的柔術。」而它的本名叫「王宗岳太極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