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岳門的「走化」,和別家太極拳不一樣;別家太極拳是手臂圓圓地掤開對方,宗岳門相同的動作叫作「攔」,「攔」是「搬、攔、截、扣」用技中的「攔」,是一種保持安全性的技法,所以不叫「走化」。
宗岳門的「走化」,是「沾衣跌」的「引落合出」,所以要把敵人的勁「引」到「沾衣」的程度,才加以落空。這種技術,現在已近乎失傳,大致上是因為概念上以為引到「沾衣」會被別人打中,所以才荒廢了這內家的精髓,於是就用一個圓形的手臂把敵人攔在外面,保持安全,以此取代了「沾衣」的「引落合出」。
李亦畬說:「引到身前勁始蓄。」身前是那裡,沒有說清楚;如果李亦畬說要引到觸及身體,可能會被人罵死。但宗岳門的引進,卻真的是引到身前「沾衣」的程度,而練習時更要引到撞上身體才可以,為了是完全消除阻自己防禦的殘勁,以免出現輕微的頂抗。
內家武術的原理,不可以和不懂的人以及不同門派爭論,因為你沒有辦法,也不會想向他解釋更深入的原因,雖然他作人很謙虛,對朋友有情有義,但他絕對聽不下去你講的,因為他會以為你在愚弄他的智慧。
就像「沾衣跌」技法的失傳,為什麼會失傳到那麼徹底,因為光是講「沾衣」兩字,就會被別人罵成騙子和武術神棍。一般人絕對沒有辦法相信「沾衣」不會被對手打中,更沒有辦法相信「沾衣」還有更多好處。所以「沾衣」兩字,在他頭腦裡和「找死」兩字,恐怕是完全相同的意義,所以你和他講「沾衣」他會說你「找死」。
對一般人來說,走高空鋼索是「找死」,飛車穿越峽谷是「找死」,徒手爬高樓也是「找死」,很多運動都是找死的,但對於從事那些活動的人來說,全都是「技術」。所以王宗岳太極拳講「走粘」對別人來講是「找死」,對王宗岳而言則是「技術」。所以宗岳門講「沾衣」的「走化」,對別人來講就是「找死」,對宗岳門而言則是「技術」。
人如果不通過近於危險的訓練,就不能夠從事危險的活動,練內家如果不通過近於危險的「沾衣」,怎麼能夠從事危險的纏鬥?所以遠離危險的「沾衣」就會找到完全不危險的訓練技術,用不危險的技術訓練,在應敵的危險狀況下,就會手足無措,然後就會怪太極拳不能用,甚至罵太極拳是騙術。
家師常說:「敗中求勝是內家。」引進敵人的勁如果能夠引到身上,逼自己退無可退還能化掉,才是內家的目標。所以內家「引進」要像「找死」一般「引到身上來」,逼自己退無可退,再來練習化解才是功夫。
如果別人的勁往你腹部來,你就把他引到肚子上去,直到退無可退才化掉;如果別人的勁往你胸前來,你就把他引到胸口上,直到退無可退才化掉;如果別人的勁往你頭上來,你就把他引到頭上上去,直到退無可退才化掉,這才叫做真正的「引進」,否則就叫「引出」。如果你完全化不掉,你就去問懂的人要怎樣才能化掉,不要去找那化不掉的人來問,免得他又告訴你那是「找死」。
等你練習時學會「引進落空」別人攻得又深又長的勁之後,遇到對敵狀況,根本沒有人能用出這麼深長的勁來攻擊你,所以你那時候化解就游刃有餘了。練習時別人能推到你頭上,用技時根本沒有人有這本事把力量推到你頭上,往往推不到一半,甚至一沾上還沒出手,就被你用纏法反粘了。所以用技其實比練技容易而安全得多。
很多人就是因為只看到高手用技的輕鬆容易,就照著他輕鬆容易的動作去練,才練不成,卻根本不知道高手台下的十年苦功,全都是練習引敵勁到身上,被人攻到退無可退才化解。所以內家武術練習時怕人偷看,因為別人會發現原來要這麼練才能用。
所以說「沾衣跌」的「沾腿、沾腹、沾身、沾頭」是「找死」還是「技術」,就全看個人的想法了,當然像宗岳門常講的「大鬆大柔」這種口訣,是「找死」還是「技術」,也完全看個人的想法;因為只有投入去玩這種「找死」技術的人,才能真正體會個中滋味啊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