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詠春電影「葉問」,南方拳主角姓葉名問,北方拳主角姓金名山找。編劇大概是以有陰必有陽的想法,只要有人問問題,就一定有人找答案,所以南方師父既名叫「問」,北方師父就應該名叫「找」,只是兩人名字合起來好像是「葉金山問找」,好像是宗岳門的宗長既問問題,又自己去找答案,也是怪怪的無巧不成書。
「葉問」電影主角的快速連擊打法,同時激起了「快打」的話題,宗岳門內雙手快速連擊的「小環打」,也因此成為師兄們極為關注的對象。「小環打」是「三體式」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雙手快速連擊技術,由於這種技術在師門內是雙手快打訓練功法,不顯現於拳架之中,所以很多人無緣看到這種技術的練習之法,我們在此稍作介紹,讓大家有初步的了解。
大家都知道,傳統的「三體式」是內家「萬法之母、萬拳之母」,可是很少人會去想「三體式」怎麼變出「萬法、萬拳」來。一般人談到「三體式」,大多在講自己門派的三體式是什麼形態,身手步是怎麼擺,和別家又有什麼差別;並且只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教人站「三體式」的樁,甚至將站一個「三體式樁」,誇大到可以站出無敵神功出來。
很少人會從「三體式」如何生出內家萬法,如何生出內家萬拳來 ,而三體式生出的「萬法、萬拳」又是什麼樣子。所以即使整天說「三體式」站「三體式」,很多人在「三體式」變化為萬法萬拳的問題上,仍然是渾然不知。
內家講「萬法不離三體式」,宗岳門則講「一線生三式,三式生萬化;一環生三體,三體生萬拳」。意思是說「槍形一線」生出了左、右、前「三式」,這「三式」又生出了一切「走化」的變化;「圓形連環」生出了身、手、步「三體」,這「三體」又生出了一切「拳法」的變化。
而宗岳門雙手快打的「小環打」,正是從「一環生三體,三體生萬拳」中的「三體式」變化出來的打法,這種打法就是古內家的「短打」技術。所以說宗岳門師傳的拳法,其實就是從合於連環的「三體式」中變化出來的,這和內家所講的「萬法皆出三體式」是完全符合的,而宗岳門和一般內家的最大不同,則是宗岳門嚴格要求「三體式」的變化,必須合於「環」,凡不合於「環」的「三體式」,所形成的拳法,是全都不用的。
過去很多人以為三體式的重要,是站「三體式樁」可以站出無敵的工夫來,這根本是誤解的;內家從「三體式」的進、退、上、下、左、右、中的變化,生出了一切內家拳法的招式,這才是「三體式」重要的真正原因。站「三體式樁」雖然重要,但是深入了解「三體式」如何變化為各種拳法,並且依法訓練,才是內家最重要的課題。
很多前輩都強調「三體式」的重要,那是因為「三體式」的進、退、上、下、左、右、中的變化,能生出一切雙手招式,甚至不合「三體式」的招式,都會被視為無效的招式。所以說「三體式」成為內家拳架驗證的基本原則,如果你只是把一個「三體式樁」站好了,但是對於「三體式」轉化成拳的方式卻不知道,頂多是這個式子的結構,因站樁而變強固了,對於其他的拳法仍會毫無所悉。
「三體式」是出拳出刀用的形,「三體式」在武術上最大功用,是雙手可以同時出拳出刀,如果不能同時出拳出刀,這就是「假三體式」。「三體式」本身,在各種武術中,其形式也不是沒有轉變的,譬如在持刀時後手的位置,就會遠離肘部,而不持刀時,後手的位置就會置於肘部。持刀時後手的位置,遠離肘部是因為不讓刀刃傷及自己的手臂;而不持刀時,後手的位置置於肘部是讓拳法更緊密。所以很多人講「三體式」時,把後手的位置高低,視為各家「三體式」的特色,並且各自強調真傳,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。
一定要明白,「三體式」只是一個理論性之形的概念,並非有絕對標準之形。「三體式」從一個理論之形的概念,因為雙手位置與掌形的不同,而形成了各式各樣具像之形的「三體式」,譬如當三體式的當前手成仰掌時,就成為「仰掌三體式」;譬如「三體式」的前手置於後手之下時,就成為「下三體式」。
「三體式」從一個理論性之形的概念,因為掌形與雙手位置的改變,而形成了各式各樣,各自不同的「三體式」,這些各自不同的「三體式」,就成為內家的招式。從這裡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,所有正確的內家招式,如太極拳的「白鶴亮翅、摟膝拗步、雲手,.....」其實全都是「三體式」的某一種形態,他們都是從理論性之形的「三體式」,因掌形與雙手位置的改變而生成的具象之形的「三體式」。
所以古內家講「萬法皆出三體式」,而我們宗岳門現在講「萬拳不離三體式」,意思是所有的拳法,其實都是從理論性之形的「三體式」,所生出來的具象之形的「三體式」,所以他們都必不離於理論性之形的「三體式」。
太極拳號稱「長拳短打」,「長拳」是說太極拳攻守藉陰陽變化而不斷,像長江大海,所以稱之為「長」;「短打」是說太極拳擅長近身短距快速打擊,所以稱之為「短」。太極拳最擅長的「合擊控制」,是在雙方可互相觸及的圈內進行戰鬥,在這種近距離之下,「合擊控制」隨時會變成「分擊破壞」,如果不會「短打」就等於是羊入虎口,白白送上性命,所以太極拳當然要精於「短打」之用。
過去很多人認為太極拳不能用,我們不能理解,因為所有出於「三體式」的招式,都是為了出拳出刀而設計的,所以一定能夠用於兵器和拳法;那些不能用的太極拳,可能全都是不合於「三體式」的假太極拳,假太極拳能不能用,不在我們太極拳應用討論的範圍之內。
太極拳從「三體式」生出來的拳,最基本的就是正面對敵的雙手「短打」,「左三體式」生出左拳,「右三體式」生出右拳,兩拳以「換掌法」,結合起來就是一個雙拳的短打連擊。這「左右三體式」的短打連擊,最重要的是要先有「外墜肘」的「正三角形定位」,「定位」之後,讓兩隻手的攻擊有一定的位置配合;肘位、拳位、拳的動向,都有一定的標準軌跡,用起拳來才會又快又狠又準。
「三體式」以進、退、上、下、左、右、中的變化,產生出來的短打,涵蓋了除了直線攻擊之外的所有武術招式,打起來的速度非常流暢而明快,宗岳門稱之為「小環打」,以強調內在隱藏於「三體式」的環技。「小環打」是一種短打快拳,這種拳還有一個特徵,那就是「無拳不刺,不刺非拳」,也就是說所有的「小環打」所用的都是槍形的「刺擊之拳」,其中沒有任何橫力的拳,以保證短拳的威力,這是「小環打」和其他武術帶有橫力的短打技巧最大不同的地方。
學其他內家武術,或太極拳的人,只要一學到「三體式」所形成的短打,就知道內家和太極拳用技時,為什麼能夠出快拳打擊了;所以說不懂太極拳短打的人,甚至那完全不相信太極拳能打的人,最好先從「三體式」轉化成拳的變化開始學習,只要有明師正確的指導,相信不必一個鐘頭,就可以知道太極拳是絕對能用於近身格鬥快速打擊的,從此以後就會對太極拳有個尊敬,也不會花一輩子時間罵太極拳了。當然個人技術練得好不好,在對打中用得好不好,和所有的武術都一樣,還是要自己下功夫才行,光是知道兩字是不夠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