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宗岳太極拳運身氣如同「繞指柔」,運內勁如同「百煉鋼」,這就是王宗岳祖師所謂:「極柔軟,然後能極堅剛。」
身氣在外,內勁在內,所以王宗岳太極拳必是「外柔內剛」,而不是「內柔外剛」,更不是外表「有柔有剛」。
所以王宗岳太極拳之外表追求,一定是極「柔軟」,而不能有絲毫「堅剛」;而 王宗岳太極拳之內在,一定是極「堅剛」,而不能有絲毫「柔軟」。
世人研究王宗岳祖師《太極拳論》而無成,大致都是對「柔軟」與「堅剛」之本意,無法深入了解,以致產生 學習錯誤。有人誤以為外表「有柔有剛」之拳即為太極拳,卻不知王宗岳太極拳外表必定無剛,外表有剛即非王宗岳太極拳。
也有人誤以為外表軟綿綿的太極拳,就全是豆腐拳,卻不知「外表軟綿綿」的太極拳,也分為兩種,一種是(1)外表極柔軟,內在也極柔軟的「外柔內軟式」的太極拳, 另一種是(2)外表極柔軟內在卻極堅剛的「外柔內剛式」的太極拳。
而(1)「外柔內軟式」的太極拳,又有一種是(1~1)外表極柔軟,內在也極柔軟,卻沒有潛藏「剛勁」的錯誤太極拳; 另一種是(1~2)外表極柔軟,內在也極柔軟,卻存有「剛勁」,而把「剛勁」完全潛藏起來的正確 王宗岳太極拳。
而(2)「外柔內剛式」的太極拳,又有一種是(2~1)外表極柔軟,內在卻極堅剛,卻時時外露「剛勁」的錯誤太極拳;一種是 (2~2)外表極柔軟,內在卻極堅剛,而把「剛勁」完全潛藏起來的正確王宗岳太極拳。
而(1~2)「外表極柔軟,內在也極柔軟,卻有「剛勁」,而把「剛勁」完全潛藏起來的正確 王宗岳太極拳」與(2~2)「外表極柔軟,內在卻極堅剛,而把「剛勁」完全潛藏起來的正確王宗岳太極拳。 」其實就是同一種太極拳,也才是真正的王宗岳太極拳。
所以說,無論從外表或從內在來看太極拳,正確的王宗岳太極拳,必是「外表極柔軟,內在極堅剛,而把內在的剛勁完全潛藏起來」的太極拳,而這種太極拳,在外表上一定是極「柔軟」的「大鬆大柔、至鬆至柔、極鬆極柔」的太極拳。
內家武術「行如蛇,動如羽」,張三丰即以蛇雀來象徵太極拳。蛇行鳥飛,外表都是極柔軟的,但蛇之纏繞,其力強而剛,鶻之博兔,其速疾而猛;若太極拳外表堅剛,就不是蛇羽之太極拳,而是外家拳了。
這太極拳「外柔內軟,軟中藏剛;外柔內剛,剛中外軟」,外表大鬆大柔,又能潛藏的內勁練法,古來祕傳,其祕說破,唯在「以指領勁」而已。這內勁練法為什麼要祕藏,就是因為練法簡單,不費力氣,容易被外門偷學,所以才要祕藏;因為祕藏的緣故, 就逐漸失傳,所以現在宗岳門之外,各家太極拳都已失去「以指領勁」的內勁練法,而全都改為「湧泉發勁」的練法。
所以宗岳門開始宣講「以指領勁」時,不斷受到來自全國各門各派內外家的嚴厲指責與言論攻擊,此正足以顯示, 在宗岳門外,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完全沒有「以指領勁」之術,如果將來各家太極拳,或其他傳統武術,忽然又流行起「以指領勁」,那也必 定是仿效宗岳門而來。
「以指領勁」之妙,其祕說破,唯在「斜角展指」而已,這斜角展指,是根據八卦斜角方位而生,古來內家習於八卦五行之方位,依據天地大宇宙及人身小宇宙之八卦方位,發現「指尖」走斜角方位能帶動全身筋絡,所以指尖一轉,人身內在筋絡從上向下,從頭到卻,全都受到牽引而動,進而帶動身形, 此身形步法之變動,全因手指領出全身筋絡而來,所以自古即有「勁出於筋」的理論。
王宗岳太極拳的「內勁」出自「筋絡」,不出自「骨肉」,所以 才說「勁出於筋」。不明白「勁出於筋」,所練的力量永遠不是王宗岳太極拳的「內勁」,而是骨肉屈伸之力;現在太極拳流行的「湧泉發勁」,勁出自腳底,此勁不是 出自筋絡之勁,而是出自骨肉屈伸運動的衝撞力,和王宗岳太極拳所謂的「內勁」實有天壤之別。
「湧泉腳底」的支撐力,只是「以指領勁」之後,全身筋絡自然貫串,筋絡之牽引,從頭到腳,順利達於「湧泉腳底」,形成從頭到腳,全身之整勁,並非一開始就藉「湧泉腳底」的支撐力,來形成內勁。如果藉著蹲身下坐,用「湧泉腳底」發動的衝撞力,來彈出雙手打擊,或藉此衝撞對手而發勁,這不是王宗岳太極拳所講的「內勁」用法;如果用這種「湧泉發勁」的觀念來研究內勁,所認識的內勁,必定完全脫離「勁出於筋」的原理 ,也會完全不了解王宗岳太極拳真正內勁的本義。
王宗岳太極拳「以指領勁」所領出的「筋勁、內勁」,可以用於各種太極拳技法的變化,在任何動作之下都不會失去,若不走化而將此「筋勁、內勁」 刻意顯露,在與敵人沾粘處,就會出現一個極剛強又能隨時轉換位置的的「勁點」,這就是太極拳長期所說的「發落點、點中求、尖點、勁點、剛點、亂環點」的「點」。
王宗岳太極拳在故意顯露內勁作訓練時,全身雖然鬆透,身體雖然軟綿綿絲毫沒有力量,但這個「發落點、點中求、尖點、勁點、剛點、亂環點」的「點」卻是非常剛強,強到一般人兩隻手都難以對抗,所以王宗岳太極拳是要練出「自然體」下的「鬆柔剛點」,絕不是要練出全身硬梆梆才能出現的「僵硬剛點」。
為什麼全身鬆透軟綿綿,還能有一個「鬆透剛點」存在,這個道理很簡單,因為這個「鬆透剛點」是筋絡形成的,不是骨肉形成的,所以身體骨肉雖然鬆透,但這個「鬆透剛點」卻因為「以指領勁」,牽引全身筋絡而能夠永遠存在。
這也正說明,宗岳門所講的「鬆透剛點」,絕對是指領式太極拳才有的;湧泉式太極拳,不可能練出相同的「鬆透剛點」;所以即使湧泉式太極拳,也學宗岳門講「鬆透剛點」,或講後面我們要講的「罡氣點、罡勁點」,所講的也絕不會是相同的「鬆透剛點」或「罡氣點」,這點在真偽上必須明辨,以免後學受到矇騙。
王宗岳太極拳在用技時,就是用這個手上或身上的「鬆透剛點」去對應敵人的力量,好像派出一個前鋒在身體前面作戰一樣,這樣我們的身體就輕輕鬆鬆地在後面活動,不會受到攻擊。「鬆透剛點」就是全身之「氣」的最強處,這個「鬆透剛點」我們宗岳門稱之為「罡氣點、罡勁點」或簡稱「罡點」,表示這個「罡氣點、罡勁點」或「罡點」是「極柔軟」而後的「極堅剛」的氣點。
「罡」字讀音與「剛」無異,字義卻完全不同,「罡」這個字在道家來說,是指高空中的強風,「罡」是極柔軟而極堅剛的「氣」的力量,不是僵硬的硬物力量;我們用太極拳時,這個「罡氣點、罡勁點」就是用來作戰的「強氣、強勁」。
「罡」字的「四」和「正」,在會意上是表示這個「罡點」,是從八卦「四正」的「方城」,所形成的「內方」力量;所以要形成這個力量,要太極拳八卦的「方城」極為正確穩固,如果八卦的「方城」不正確,是無法形成這個力量的,所以練「罡氣點」攻守的教學重點,是要學習守住八卦的「方城」,絕不讓對方突破「方城」的城牆,而任意侵入我方身前的子午線。
所以說,王宗岳太極拳「走」時,用的是太極八卦「四隅雙環」的「外圓」變化,王宗岳太極拳「粘」時用的是八卦「四正方城」的「內方」力量。八卦「四隅雙環」的「外圓」變化,和八卦「四正方城」的「內方」力量,就形成了太極拳「力中有變,變中有力」的巧妙技術,這些技術都是以八卦變化為根本,所以學太極拳必須了解八卦的方圓之變。
很多人自以為拋棄傳統就是現代文明,妄把中國古代的「太極八卦方位學」當迷信,他們完全不相信太極八卦方位學的科學性,更不了解太極八卦方位學「外圓內方」的方位變化;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可能真正了解太極拳的,這種人在教太極拳時,也必定難以掌握太極拳的系統和重點,所以初學者根本不應該向這種人學太極拳;這種人自以為是現代文明,是拋棄迷信的太極拳,其實他們盲目的視傳統為迷信而加以拋棄,才是一種「反傳統的真迷信」;這種「反傳統的真迷信」,不幸因少數名人的倡導,而混亂了太極拳的哲學體系,迷惑了世人的眼目,是造成所有中國人都不了解太極拳的真正元凶。
很多人把道家當迷信而摒棄道家,很多人把太極八卦當迷信而摒棄太極八卦。他們在視道家和太極八卦為徹底迷信而加以摒棄之後,從而重新在非道家人士之中,在非太極八卦之外的其他任何人或地方,重新建立起來的新太極拳,無論他們說得如何頭頭是道,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太極拳。
因為在中國歷史上,一旦排除了道家和太極八卦學說,中國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太極拳,否則太極拳就應該出現於完全沒有道家和太極八卦學說的外國,而不是出現在中國,而太極拳的名字也一定不會稱為太極拳;至於太極拳中更不會有八卦五行所組成的十三勢。
有些人從事太極拳研究之前,事先把道家和太極八卦當迷信,事先否定道家和太極八卦,事先排除道家和太極八卦,這就是在真傳統中搞鬼、在傳統中搞變質,這就是在真傳統的承傳中造假作偽,這就是竄改傳統理論的事實,這就是隻手遮天,這就是「反傳統的真迷信」。
這種「反傳統真迷信」的人,所作出的一切考證結果,都是本於預設立場的假結果,這個預設立場就是:「道家和太極八卦是迷信,太極拳毫不迷信,所以太極拳絕不出於道家和太極八卦。」而歷史事實卻是:「道家和太極八卦都不是迷信,太極拳絕不迷信,而太極拳確實是出於道家和太極八卦。」
那些預設立場,「反傳統真迷信」的人,所作的太極拳考證,必然全都是假的,絕不會是太極拳的歷史事實,這種人基於某種念頭而預設立場,事先把所有和太極拳有關的道家人士,以及和太極八卦有關的理論,全都視為迷信而排除了,再全心去找一些非道家的人士,以及無關太極八卦的理論來另起爐灶,以求結論符合他原先設想的念頭,所以這種考據根本毫無參考價值。這種「反傳統真迷信」的人,是中國太極拳發展的大逆流,是對真正太極拳發展作出最大傷害的人,這是我們在研究太極拳時,不能不特別小心防範的。
太極拳「發落點、點中求、尖點、勁點、剛點」的「罡氣點、罡點」,會隨著對方的變動而變動,要練到「點變勁不變,點變勁不失」,讓這個「罡點」隨著應敵人動作的變化,而不斷在手臂上或身上走位,無論這個「罡點」怎麼走位變化,內勁會隨著「罡點」的變換轉換而長存,每一分每一秒都會以同樣強度存在而不失。
「罡點」在理論上是一種氣,氣是要不斷變化的,千萬不能夠練成「勁變點不變」,造成「 罡點」錯誤地固定沾粘在同一個地方,如果「勁變點不變」,這個「罡點」就不能換位置而成了「死點、僵點、硬點」;「罡點」如果不能變換位置,一但點被敵人影響而不得不變換位置 時,「罡點」的「剛勁」就會忽然有忽然沒有,忽然強忽然弱,這就是太極拳的「缺陷凹凸」,是太極拳的大病。
練出「罡點」之後,在對敵用勁時,就只有那個「罡點」是極堅剛的,其他全身仍然是「大鬆大柔、至鬆至柔、極鬆極柔」的,所以說太極拳在應敵時,就好像派出那個會移動變化的「 罡點」去和敵人作戰,身體手腳其他所有部份,就如同完全置身事外一般,仍然保持「大鬆大柔、至鬆至柔、極鬆極柔」的「自然體」,這就是太極拳內勁運用的奧妙,相信練到這個境界的師兄們,也都能夠有這番深刻的滋味感受。
當然在實戰用技或推手走粘時,這個內勁的「罡點」是要潛藏起來而不顯露的,用技時只要「大鬆大柔、至鬆至柔、極鬆極柔」地沾粘著敵人就可以了,這時候「罡點」就變成了極輕靈而毫無剛力的「沾點、粘點、挨點」, 當「罡點」變成輕靈的「沾點、粘點、挨點」時,所有的內勁就等於全都潛藏起來,內勁雖然潛藏,但在應敵的時候,這個「罡點」的強大內勁,它自己會自動跑出來幫助你,不需要你去控制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