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晚上,我在教纏法簡化時,手上的S型波動時,劉邦垚師兄忽然問我「爭」時作出涵胸拔背,形成肘、肩相爭,讓身體側轉形成45度斜角,這個動作過去有沒有名字?
劉師兄的問題,觸動了我追隨吳錦園師爺學拳時,遇到的最大困擾,就是我當時在向吳師爺請教內家三拳時,有很多我自己認為非常重要,也非常難記的功法細部動作,竟然都是吳師爺完全以拳理記住的,那些動作的細節,在承傳上根本就沒有名字。
劉邦垚師兄是我在吳師爺門下的同門親師兄,他問的問題,就是我當年向吳師爺學拳時,同樣遇到的問題。因為越來越深入技術之後,會忽然發現,所有承傳而來的拳架招式都有一個確定的名字,但是拳架的細部動作幾乎都沒有名字;拳架雙手的招式全都有名字,拳架的單手動作幾乎都沒有名字;甚至有些細部動作雖有名字,但名字卻有很多,不知道那一個才是最正確的。
這種狀況對只學拳架表面動作的人根本不成問題,譬如你打一個「單鞭」,如果你只學招式的外表,這個動作的名字就叫作「單鞭」,對你一點都不會困擾。但是一旦你涉及用技的細節時,光是你右手領掌型的纏繞動作用於緾頸時,究竟要叫做「扣」、「勾」、還是「抱」、「鎖」或者其他名字,甚至這個「單鞭」的右手用於制手,是不是又要叫做「撥」或其他名字?如果沒有確定,就會很令你頭痛了。
像這樣用技手法的命名其實還是小事,最難的是「單鞭」在施技時,要能發揮強大的力量和完美的纏法技術,手部進行纏繞的那一邊,必須以涵胸拔背讓肘肩及肋部形成最大的爭力,像這樣「大爭大裹」的身形動作,在內家施力技術上,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沒有給它一個名字,好確定這個形態,這種技術早晚要再度失傳,可是在過去根本就沒有個別的名字可以專指這個動作,說它是「涵胸拔背」說它是「大爭大裹」好像都對,也好像都不精確,但是前輩們就是沒有給一個確定的名字。
吳師爺所傳,像這樣類似沒有命名的細部動作和功法,幾乎到處都是,吳師爺完全是靠自己的天份記住並且練成的,可是對於一般人來說,要完全記住這些細部是根本不可能的,所以難怪內家老是有「代不過數人」之嘆,因為內家技術有太多難以記住的細節,一代之中就只能靠幾位有天份的弟子來記住,記不住就失傳了。
所以我和吳師爺學拳時,為了記住很多功法,為了記住很多細節,那原本沒有名字的,我就必須為這些功法和細節命名,原本名稱多變的,我就必須選定或重新命名,甚至有些我重命名後,請教吳師爺,吳師爺也認同的。所以很多人覺得我講的拳,怎麼和同門師兄所講的差別那麼大,其實如果只講太極、形易、八卦歷代傳下的招式動作名稱,那絕對是和師門完全相同的,並且毫無差別的,但是如果講功法或細部,那就會顯現重大差異了。
所以說,武術的差異,是在內部的精微之處,並不在招式的表象。同樣的招式大家都有,但這一招之內有人就只有一個外形,有人卻能在這外形之內分解出無數重點。就像一個「纏法」,外人看來不過是把手拉起來再壓下去的動作,但是我們宗岳門可是用盡心血,用十幾個動作,用十幾種理論,用十幾種功法融進去才練成的,其中身手步要注意的細節之多,外人根本難以想像。
當然我們同樣也很難想像,別人不用像我們這麼詳細的技術,怎麼有可能練成能夠引進落空的「纏法」,因為那對我們來講,用這麼簡單的功法,根本是不可能練成的。所以我經常見到別人練功的方法這麼少,甚至根本不要學理,只要反覆一直練就能練成,總覺得不可思議而難以置信。
所以我們宗岳門有些功法細節的名字,是過去傳統所沒有的,因為這些細節過去並不被多數人所注意,甚至根本沒有人在練。所以有些功法的名字,是我當年習武時,依吳師爺的口述動作重新定名的,我並不認為這種定名是改拳,而認為是對內家拳法,更深入的詳細論述。就像牛頓說「地心引力」,在他之前沒有人說,但說「地心引力」並沒有改變地球上的任何事實,而是對地球進行更詳細的描述罷了。
因為我們宗岳門太極拳,講的比過去很多內家前輩還要深入,過去的名詞有些已經不夠用了,也無法表述那更深入的細節了,所以我們才會有一些異於傳統的新技術名稱,這不是違背傳統,而是傳統的深入與昇華,這點是師兄們一定要了解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