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王道人太極64式」特色:「罡氣為體、技擊為用,式中有式、變打無窮;質本神明、貌若凡形,淺嚐其妙、即可養生。」
宗岳門太極武學,出自王府皇家,自有高貴的用技血統,與卓然不群的貴族風華,參與王道人64式之學習,身心靈都感染了皇室的尊榮。
宗岳門舊站重新開放http://zongyuemen.com/ 有本站沒有的文章。

2009/03/18

宗岳太極拳短打與《拳經拳法備要》之短打

王宗岳太極拳有破壞式的分擊,也有控制式的合擊,而總歸以合擊的擒拿和摔跤為根本,所以太極拳有走粘缷推之技,這些都是貼身控制技巧,所以太極拳的分擊,也必以貼身破壞的「短打」為本。

太極拳為「長拳短打」,「長拳」是說太極拳的採挒肘靠攻守,迴旋如環之無端,濤濤不絕;「短打」是說太極拳的採挒肘靠的攻守,以貼身的短距離打擊最為擅長。

目前我們看到很多名家的太極拳用法圖解或影片演示,大多與外家手長腳長的「長拳長打」無異,因此很多人無法理解太極拳「長拳短打」究竟與外家有何異處。

清代武術著作《拳經拳法備要》中說:「問曰:短打勝長拳何也?答曰短兵易入。長來短接易入身,入身跌發好驚人;裡裹打開左右角,外裹打入窩裡尋。」

「短打」的第一個特色就是「短接」,所謂的「短接」,就是以槍形「大纏」的「求曲」方式接手,而不以槍形「小纏」的「求直」方式接手,手一沾粘不招不架,立即利用三角形陷阱,或以外三合,配合步法同時趁勢入身,這就是「短接」的技術,「短接」起了作用之後,才能夠有「短打」的效用。

只有「短接」才能進行「短打」,如果沒有「短接」就不是「短打」,而是「長接」的「長打」了;「短接」起於大纏法,「長接」起於小纏法,我們宗岳門一開始所學的大纏法「上翻肘、中平肘、下壓肘、推托帶領」全都是「短接」的技術,目標就是預先為分擊的「短打」,作好身、手、步的攻防準備,將來只要學會「小環打」,就可以「入身拿摔」或進行分擊「短打」。

當然,如果應敵時以「直」的態度接手,或以「格擋招架」的方式進行接手,那就一定是「長接」而不是「短接」了。我們看到很多名家的太極拳用法圖解或影片演示,其實大多數都是這種「長接」的「長拳長打」,這種打法其實不是內家式的「短打」,更不是太極拳式的「短打」,而是不折不扣的「長打」。

《拳經拳法備要》中所說的:「裡裹打開左右角,外裹打入窩裡尋。」其中「裡裹」是指「戳」式的拳,「外裹」是指「砸」式的拳,這是中國內家「短接短打」最基本的兩種拳,中國內家的基本拳法,其實就只有一圓一直的「戳、砸」兩拳,其他拳法絕大多數都是多餘的廢招,或是錯誤的敗招。

《拳經拳法備要》說:「裡裹與外裹何也?答曰在圈里圈外。圈裡自裡裹打開,圈外自外裹入來;拳掌向處無間歇,骨節摧殘山也頹。」就是在說明「戳、砸」兩拳的特性和效能。所以說,中國武術不只是內家,甚至包含外家,只要是精擅於「短打」的流派,就一定是使用「戳、砸」這兩種拳的。不過現在中國傳統武術,無論是內家或外家,拳法都搞得很多很亂,早已失去古人兩拳的精簡,而變得累贅花樣了。

無論是古稱的「裡裹、外裹」,還是宗岳門現稱的「戳、砸」,這兩種拳其實就是從槍法的「閉法」和「封法」所演變出來的拳法。中國武術家講究「兵拳合一」,更強調「以槍入拳」;「以槍入拳」不是練拳之後,再去練個大槍,最後再將大槍技術加入拳法裡;中國傳統武術「裡裹、外裹」的「戳、砸」兩拳,本身就是從槍法的「閉、封」演變而來的,深入了解這兩種拳法,才是真正的「兵拳合一、以槍入拳」。

太極拳所有的身、手、步奧妙,都出於「裡裹、外裹」的「戳、砸」兩拳,這是中國武術家在槍法中獲得的最純心得,太極拳王宗岳祖師同樣精於拳槍,所以在太極拳中所使用的拳法,以槍法「閉、封」所精簡而來的「戳、砸」兩拳為本是必然的;了解這個道理,就能夠弄懂太極拳「兵拳合一」的技法,並且對太極拳「擒拿、摔跤、拳打、足踢」四合一之技,有更深入的了解。